时间:2019-12-25 07:35:06 来源:淮安日报
孔帅
本报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在
盱眙县政府全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本地实际,深刻领会,努力践行,运用两山理论推动美丽盱眙建设向纵深发展。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凹凸棒石粘土是盱眙县的优势矿产,具有“千种用途,万土之王”之称,盱眙县亦素有“中国凹土之都”之称。凹土矿山开采为盱眙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是未来经济发展重心之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了促进凹土矿山科学开采,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深入施工场地实地检查,杜绝先开采、后发展的粗犷式管理,严格按照企业编制的矿山恢复治理方案,做到边开采、边治理,认真履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加快绿色矿山创建,实现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根据《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加快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山绿色发展。要求各矿山企业积极推进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加快绿色矿山创建。目前,采石公司高家洼矿区、淮源矿业、中材黄泥山矿等多家企业被省自然资源厅公示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盱眙县有近百年的开山采石的历史,曾经的采石宕口现在成了断壁残垣,不仅影响盱眙县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威胁着周围群众的安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秉承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向上争取、财政配套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投入大量资金逐渐修复绿水青山。一方面通过工程治理,修复废弃宕口地质环境。2001年起,利用部、省投资完成了北大山建材矿山等6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了象山国家矿山公园;2001-2003年,利用县政府投资完成了城区杨大山北侧6个废弃矿山宕口的治理,整治改造成中国龙虾节广场;2007年实施的官滩镇西山矿治理工程由盱眙县立锋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实施;河桥镇、桂五镇和旧铺镇等乡镇的企业结合丘陵荒山开发,对部分关闭矿山宕口进行整治绿化。近年来开展的河桥磨盘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盱眙县古桑乡张北山废弃宕口整治项目、盱眙县古桑乡石龙村张郢关闭宕口整治项目均由企业自筹资金实施。截至目前盱眙县废弃宕口治理面积近40万平方米,治理面积较大,治理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2018年乡村振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总规模20230.81亩,已全部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包括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项目18226.70亩、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936.06亩、占补平衡项目1068.04亩。2019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总规模约3.06万亩,其中第三次国土调查“大图斑”1.36万亩,实施城乡挂钩1.58万亩、占补平衡590.3亩、工矿废弃地复垦618.3亩,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阳光明媚的周末,公园里传来了出来游玩的群众的欢声笑语、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还有身体健硕的冬泳达人在水里游泳……很难想象数年前这里是一个采石场,曾经这里风沙弥漫、断壁残垣,周围群众苦不堪言,这里就是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象山公园的建成提升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一是生态效益显著。通过实施象山矿山治理及国家矿山公园开发建设,使关闭矿坑的边坡安全性大大提高,破损的山体和废弃地重新披上了绿装,水土得以保持,山体自然风貌得以再现,被破坏的山地资源重获生机。二是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象山矿区破损山体、废渣堆场、废弃地的全面治理和绿化、美化,封盖了沙尘源,净化了城区空气质量,从而直接改善盱眙城区的面貌和旅游发展环境,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使居民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得到提升。三是经济效益显著。关闭的废弃矿山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开发,建设为独具特色的国家矿山公园,与淮河相依形成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对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