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网是一个综合门户网包含(盱眙旅游网、盱眙人才网、盱眙房产网、盱眙龙虾网、盱眙二手房产网)等生活信息、号称网上“盱眙万事通”,是盱眙网上广告的强势媒体。
时间:2017-03-22 08:38:35 来源:中国视窗
中国网中国视窗讯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首《感恩的心》曾响彻大江南北,感染、教育着无数个人。如今,这首以“感恩”为主题的歌曲正在校园的广播中播放,八百余名学生正伴着歌曲旋律,整齐划一的做着手语操,每一句歌词、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深深的感恩之情。这是盱眙县淮河中心小学大课间活动的一部分——“感恩的心”手语操活动。近年来,盱眙县淮河中心小学校领导班子立足实际,长远规划,着力打造以“感恩”为主题的特色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效果显著。本文以“诞生、发展、展望”三个关键词为轴,详细介绍盱眙县淮河中心小学“感恩”特色教育。
一、“感恩”主题的诞生
盱眙县淮河中心小学坐落在江苏省北部、地处淮河中小游地区,是一所农村小学,占地面积12100平方米,拥有教师58人,学生855人,其中留守儿童的人数260人,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几来,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农村留守人口数量就越来越小,其中基本以老年人为主,如此的社会人口变化导致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数量不断攀升。留守儿童的数量的增加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不小的压力,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备需要学校教育付出更多的努力。学校领导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走访,发现在由爷爷、奶奶担当监护责任的家庭中,有两种现象:一是隔代缘故造成的过分溺爱;二是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管教、监督有些力不从心。在由留守儿童亲戚担当监护责任的家庭中,亲戚的管教、监督也不是很严格,个中缘由均是出于“不是自家孩子”,管得太严会影响之间关系等。这些现象造成留守儿童中成长过程中,情感、道德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其中首当其中需要关注的就是“感恩”。孩子们不懂得感恩的必要,不知如何感恩。因此,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就愈发显得必要了。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校以“感恩”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诞生的。
二、感恩教育的发展
(一)创设感恩校园文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感恩教育,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制作以感恩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宣传标语,在围墙边、楼梯口、花圃旁,醒目的感恩宣传随处可见,教室外的走廊里、教室内的板报上,各处都在提醒着孩子,要心怀感恩之心,做有益他人之事。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浓郁的感恩文化氛围时时感染着、熏陶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此外,学校还经常开展感恩教育主题黑板报,学生的手抄报评比、感恩主题绘画评比、感恩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让每一个主题活动把学校的感教育一次又一次升华。校园的感恩文化,像一缕清泉,走进学生的生活,驻足在学生的心里。
(二)开发感恩校本课程
英国有句名言,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为了能使学生感受到感恩教育的榜样力量,淮河中心小学挖掘本地区的感恩事例、身边的感人故事、以当地每年的“十大好人”评选为背景素材,开发丰富的校本教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让学生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老师之恩,好好学习;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经过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近半年的努力,淮河中心小学“感恩的心”系列校本教材终于在2016年夏编印完成。教材共分六册,一个年级一册,全部由学校出资,让学生免费使用。感恩教育课程也加入了学校的日课表,要求课任老师精心备课,做到有教案、有作业、有活动、有反思,课堂上,老师们以校本教材为载体,讲感恩的故事,唱感恩的歌曲,学生的感恩活动丰富多样,有感恩的作文、手工、绘画等等。老师在使用过程中也可提出意见,便于教材日后修订,逐渐完善。
(三)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元旦、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这些特殊的节日里,淮河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老师们让孩子们用彩笔绘画、制作贺卡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通过“画小手,寄恩情”活动,感激同学的爱心互助,感激社会的关爱。通过感恩教育活动,使“留守儿童”能珍惜家长和老师的劳动成果,学会感恩,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全校的学生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明白了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父母、老师、朋友的努力和关爱,懂得了感恩于父母、老师、朋友的恩惠,并且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学生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心中充满爱心,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
此外,学校把“感恩的心”手语操也纳入每天大课堂活动中去,让美妙的歌曲在校园里回响,让深情的手语传递着感恩。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都要渗透感恩教育,对过去一周来的好人好事、感恩事例进行表扬、奖励。
三、感恩教育的展望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因此,作为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学校而言,感恩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模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的感恩教育要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仅要依靠学校、老师的力量,更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要邀请一些社会教育力量走进校园,给学生开演讲、做报告,从社会人士的视角,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各类感恩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恩带来心灵上的愉悦。此外,感恩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鉴于本校留守儿童多的情况,我们将利用务工人员返乡日,亲情视频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组建留守儿童家长委员会,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另一方面,感恩教育的多元化也要随之发展,感恩的对象不能局限于父母、老师、朋友、自然等主题,还要感恩于对手、感恩挫折,感恩那些成长的路上磨难。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回顾过去的历程,我们收获满满,展望未来的征途,我们信心百倍。淮河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将信心依旧、开拓创新、砥励前行,把学校的感恩特色教育不断推向新的高度。(通讯员 李未来 黄涛)